江苏省高性能纤维院士专家论坛在仪征成功举办

时间: 2024-03-26 20:05:58 |   作者: 资产

  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材料。在全球化新材料版图的重构中,如何激发创新主体动能,在新版图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6月11日,由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江苏省先进功能材料产业集群促进组织、江苏省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化高性能纤维材料有限公司承办的“江苏省高性能纤维院士专家论坛”在仪征举办。江苏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李健、江苏省工信厅材料工业处处长张星、江苏省工信厅材料工业处副处长池全峰、扬州市工信局副局长许立新、扬州市工信局材料工业处处长周咸欣、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理事长段小光、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秘书长蒋浩明出席会议。

  论坛围绕促进高性能纤维材料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与会院士与专家展开深入探讨。同时,来自江苏高性能纤维材料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也在论坛上进行经验分享。线上近百名企业代表相聚云端参加本次论坛。

  中化高性能纤维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数宾在会上致辞,作为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他首先对协会为会员单位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对与会领导专家及企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认为芳纶产业化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卡脖子”项目,加快国产化进程对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中化高纤以创新为核心,发挥全产业链优势,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芳纶供应商。

  江苏省工业与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健介绍,目前,江苏高性能纤维产业呈现多点分布的产业区域发展格局。苏州依托“世界500强”企业盛虹集团,建设了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连云港依托国家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的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基地,形成了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等高性能纤维产业集群;常州在碳纤维、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领域,拥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镇江依托丹阳特种纤维产业基地、镇江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园,引进和发展高性能树脂纤维材料及陶瓷基纤维复合材料。

  今年4月7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高性能纤维产业。江苏作为新材料产业大省,加快发展高性能纤维产业有着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

  李健进一步介绍,接下来江苏将从推进高性能纤维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进高性能纤维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高性能纤维产业“智改数转”三个方面做出努力。其中,创新驱动将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强度保持2%以上,突破一批产业高质量发展急需的技术瓶颈,在若干领域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技术创新、标准引领的策源地;加大绿色低碳政策落实力度,优化产业用能及流程结构,推动高性能纤维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加速新一代技术的集成应用,积极地推进制造单元、车间、工厂的智能化系统升级,到2024年底,建成一批省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项目和一批省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车间,积极争创国家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项目。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志强在主持时介绍,为了能进一步培育江苏高性能纤维产业重点领域发展,促进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调动多方资源,通过组织院士专家论坛,邀请院士、专家、企业代表展开研讨,交流全省高性能纤维产业及其应用的推广,希望从产学研用等方面,深度促进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汽车、环保、信息、海洋、医疗等诸多领域的创新应用。

  芳纶是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之一,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酸碱、重量轻等诸多优异性能,大范围的应用于特种防护服装、汽车、电子设备等领域。我国第一个空间站“天宫一号”的天线、太阳翼等零部件就使用了芳纶,增强减重作用;羽毛球拍使用芳纶,能够更好的降低使用中的震动,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在高铁上,座椅、行李架以及变压器线圈中等都能够找到芳纶的身影。

  近年来,芳纶的广泛应用性,让这一市场的创新争夺更激烈。一直以来,芳纶行业投资门槛高,技术难度大且生产设备要求高,全球的芳纶产能大多分布在在美国杜邦、日本帝人等国外企业。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全球芳纶生产和应用以对位芳纶和间位芳纶为主。2018 年全球对位芳纶消费量约 8 万吨,预测到 2025 年将达到 15-18 万吨,国内 2018 年消费量约1 万吨,其中以进口为主,2025 年有望达到 1.8 万吨;间位芳纶方面,2018 年全球需求量约 4 万吨,其中国内约占 0.6 万吨,全球产值约 58 亿美元,预计到 2025 年将达到 96 亿美元。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大目标(草案)》的指导下,江苏明确要大力推动芳纶的研发应用。中化高性能纤维材料有限公司是中化国际和扬农集团向新材料行业进军的排头兵。企业专注于发展高性能纤维新材料产业,目前主要致力于对位芳纶产品的研究和生产,打破国外公司对该产品的封锁和垄断,进而在全球芳纶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中国制造业升级贡献中国中化的新材料力量。

  在本次论坛上,高从堦从产业资源讲起,通过一系列分析芳纶产业的关键中间体、芳纶纤维、下游应用、终端应用,深入浅出地对芳纶材料的优势进行了集中剖析。“对位芳纶作为三大高性能纤维之一,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酸碱和轻量化等优异的综合性能,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汽车电子设备等领域,发展前途广阔。”高从堦从自己研究了半辈子的膜技术讲开去,探讨了芳纶在膜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则从规模、性能、应用等角度在论坛现场分享了自己对芳纶发展趋势的预测。“高新能纤维是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材料,其研发水品反应核心竞争力。”朱美芳提出,芳纶等高性能纤维基础和应用研究格外重要,需要政策的持续稳定支持。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祖明,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全芳香族纤维系列化与规模化制备关键技术项目负责人,他重点分析了这一纤维的特点,并从应用的角度列举了未来芳纶产业需要聚焦的重点应用领域。

  兵器工业集团第五十三研究所研究员钟蔚华、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标准化办公室主任孙军、浙江工业大学膜分离与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薛立新,则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芳纶及其复合材料的绿色应用、绿色制造及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分享了企业的绿色改造经验。

  协会搭建产业交流平台,集聚创新驱动要素。论坛期间,来自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管理者研究者畅所欲言,就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未来发展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