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高歌猛进仪器检测遇阻:业仪检融合或可破局——访上海骐杰新材料董事长申富强

时间: 2024-06-07 15:34:03 |   作者: 资产

  盛大召开。ACCSI定位为科学仪器行业高级别产业峰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被业界誉为科学仪器行业的“达沃斯”论坛。ACCSI2024 以“融合创新,质领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政、产、学、研、用、资、媒”等各方的高端人士共计1500余人参会,一同探讨科学仪器行业的前沿趋势与发展机遇。

  上海骐杰股份是做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主要的应用领域有三个,第一个是超高温应用领域,第二个是摩擦材料领域,第三个是储能材料领域。公司目前有将近200人,总部在上海,设有4个生产基地,主要在江苏淮安,各基地承载了不同的职能,目前着重开发的市场是光伏与半导体的应用方面。

  中国的碳纤维发展基本已与世界同步,虽在某些技术上稍显落后,但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已经追上来了。当前,中国碳纤维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大幅度的提高,原来大多分布在在日本、美国和欧洲,现在产量已与日本不相上下,预计到2030年,有望超越欧美和日本,成为碳纤维生产的第一大国。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也呈现出增长态势,之前看过有关报道,在2030年之前,会维持年均14%的增长率,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与世界也基本是同步的,水平相当。

  目前,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大致上可以分为树脂基和碳碳复合材料两大类。我们公司专注于碳碳复合材料领域,并已在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包括飞机、汽车的摩擦材料,半导体的高纯材料,以及新能源储能材料等方面的显著进步。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话,可以从两个方面回答,第一个确实是碳纤维材料本身的发展,从最开始的50年代到现在的快速地发展,这是一个材料发展的必然的结果。材料的发明到最终的市场的应用,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尤其是基础材料的应用,周期可能更长。所以作为材料人来讲,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和材料一起发展。第二方面,我认为碳纤维材料的发展同样受到国家导向和政策的影响,包括世界上新兴的科研前沿需求,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各个国家都在做相应的政策性引导,我们的祖国也是跟国际政策是相匹配的,能够跟得上新兴器件的应用,比如半导体、飞机及重型的航天器。材料的需求出来之后,必然会带动碳纤维的发展,这是两方面的推动。

  我觉得在材料发展过程中,检测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检测必然会对仪器带来需求,尤其是新材料或者新的苛刻的应用场景出现的时候,对于检验测试仪器也会相应地提出新的需求,而且会提出苛刻的需求。现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领域,尤其是碳碳复合材料领域,出现的应用场景都是超高温、超纯或超大容量,对于原有的普通的仪器或者普通精度的仪器,已经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了。

  在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中,测试3000度以上的高温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等,一直是个技术挑战。目前,市场上缺少这类仪器,也让众多企业倍感困惑。为了突破这一困境,不少公司开始自主研发或寻找合适的厂家进行联合开发。而且,测试标准也不统一。所以,现在对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来说,要么是找不到相应的仪器,要么是有仪器,但精度不够。

  此外,行业还面临着测试平台不足和数据积累、共享困难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将来对于仪器的要求,除了在有和无之间先实现之外,第二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实现精度、智能化、数据化,要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否则就没办法满足新材料的发展需求,也会阻碍新材料的发展。所以我呼吁相应的国内的仪器生产厂商积极投入到这一领域,尽可能实现这些仪器的国产化。

  在超高温条件下,如超过1500度的导热系数仪,目前难以找到比较合适的供应商。同样,超高温下的热膨胀系数仪,以及用于测量微孔、介孔和纳孔的粒径分布和电化学活性的设备也极为稀缺。此外,对于模拟高速运动惯量下的热损或摩擦性能,以及导热性能的测试仪器同样缺乏。所以我希望相关仪器制造商能够投入研发或联合研发相应的仪器。

  之前我思考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可以概括为业仪一体或业仪融合,就是企业和仪器应该要一体化发展,甚至应该加上检测服务,实现业仪检的一体化发展,可能对以后产业的发展有帮助。假如没有精准的仪器,没有合适的仪器,对产业的发展,对行业的推动是挺麻烦的。发展到中期的时候,我建议建立一个检测服务的平台,实现仪器的共享,减少企业的仪器购置成本。同时,随着数据积累的增加,材料未来的发展可能会从传统的产业研究院模式逐步转向数字化的产业研究院。这种转变将减少测试量,从而加速研发过程,降低测试成本。我认为这是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理想方向。

  因此,我建议咱们仪器信息网可构建一个这样的体系,新的名词可以叫“材料基因研究所”,这样做才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加速材料和产业的发展。

  实际上,我们从始至终在努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因为购买全部所需仪器对企业而言是一笔庞大的开支,所以现在也在和大学及科研院所联合开发项目,这样做才能够借助高校的平台满足公司在材料检测服务方面的需求。当然,现在也有一些第三方检验测试的机构也不错,所以我觉得是一个阶段性的发展需求。所以我认为企业能跟第三方来共建测试平台,如仪器信息网或政府机构,这也是一个较为贴切的选择。

  我觉得咱们网站做得很好。建议就是可不可以整合下咱们网站供应商、检测服务机构等这些资源,真正的实现产业、仪器、检测一体化发展,也希望有机会能够早日实现。

  1460万!中国医科大学科学实验中心和浙江省肿瘤医院超超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采购项目

  安捷伦与无锡市南京大学锡山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建生物制造与组学技术联合实验室

  1185万!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2024年省级水站仪器设施升级改造项目

  1404万!大理州农业农村局采购2023年土壤普查州级检测化验实验室项目(第二批)

  涟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311.44万元采购紫外分光光度,原子吸收光谱,分子荧光光谱,固相萃取仪,微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