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发明“北极熊毛衣”:厚度仅羽绒服五分之一 但比其更保暖

时间: 2024-01-13 03:26:27 |   作者: 资产

  浙江大学教授受北极熊大厚毛衣启发,模仿北极熊毛的“核-壳”结构,创造出了超保暖人造纤维。

  该项目由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柏浩、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副教授高微微带队,整个项目开发历时6年时间,相关成果于 12 月 22 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这种超保暖人造纤维不但有传统保温材料的隔热功能,还能“封锁”人体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大大提升耐拉伸等力学性能,可直接机织,能真正实现把气凝胶穿在身上。

  这种超保暖人造纤维的中心是高分子气凝胶,其内部分布着直径大约为10-30微米的纤长的小孔,它们朝着同一个方向排列,像一个个存储空气的“仓库”;同时,一层 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外壳将内部的气凝胶包裹起来。研究人员在学校食堂零下20摄氏度的恒温冷库中测试,几分钟后,棉毛衫的表面上升到了10.8℃,羽绒衣的表面温度上升到了3.8℃。

  而厚度和羊毛毛衣接近,仅为羽绒衣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的“北极熊毛衣”表面仅上升到3.5℃,升温越少代表人体热量流失越少,这种材质完胜其它“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