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人造纤维行业发展现状及盈利情况
时间: 2023-11-26 01:29:47 |   作者: 华体汇综合app下载安装

  人造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两大类之一。人造纤维是用某些线型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做原料,直接溶解于溶剂或制备成衍生物后溶解于溶剂生成纺织溶液,之后再经纺丝加工制得的多种化学纤维的统称。随着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和人们环保及回归自然意识的增强,人造纤维以其齐全的品种、优良的特性,慢慢的受到应用产业和众多购买的人的青睐,其应用场景范围已从传统产业扩展到服装、装饰、医疗卫生及产业用品等各个领域。

  2012年以来,我国纺织业经营持续好转;至2016年,我国纺织业出售的收益为40870亿元,同比增长1.7%;行业总利润达2194亿元,同比增长1.2%。2017年,纺织业生产增速有所放缓,但国内外两个市场销售情况均有所回暖。尽管2017年我国纺织业出售的收益和总利润有所下跌,但仍维持在一个高位水平,行业出售的收益为37977亿元,实现总利润1977亿元。借由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海外经济复苏之际,人造纤维的需求量应还有一个较大的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造纤维制造业通过实施淘汰落后和高新技术的运用,实现行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的升级。2015年以来,中国人造纤维产量持续增加;至2017年,我国人造纤维产量达428万吨,同比增长3.8%。

  人造纤维重要品种有粘胶纤维、醋酸纤维、铜氨纤维等。从产量来看,粘胶短纤是人造纤维的主要品种,2017年产量达364万吨,占人造纤维总产量的85.1%。醋酸纤维2017年产量也达到了37万吨,占比8.5%。粘胶长丝产量远小于粘胶短纤,2017年产量为18万吨,占比4.2%。

  2011-2014年,我国人造纤维制造业规模以上公司数逐年增加,从2011年的232家增加至2014年的279家。2014年之后,我国人造纤维制造业规模以上公司数不断减少,至2017年,人造纤维制造业规模以上公司数为265家。而从盈亏公司数来看,2015年以来,盈利的规模以上公司数持续增加,亏损的规模以上公司数不断减少。2017年,人造纤维制造业以上企业纯收入数量达237家,亏损数量为28家。

  图表4:2012-2017年中国人造纤维制造业规模以上公司数统计(单位:家)

  2012年以来,我国人造纤维制造业出售的收益呈现波动变化的态势。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人造纤维制造企业出售的收益达1992亿元,同比增长15.2%,为近年来的最大值;2017年,规模以上人造纤维制造企业出售的收益为1961亿元,同比减少1.6%。与行业出售的收益变化不同,2012-2017年,中国人造纤维制造业总利润实现了逐年增长;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人造纤维制造公司实现总利润为58亿元;至2017年,人造纤维制造业总利润达140亿元,增长了141.1%。

  图表5:2011-2017年中国人造纤维制造业经营效益情况(单位: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