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下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养全卷及答案
时间: 2023-12-16 23:23:06 |   作者: 华体汇综合app下载安装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某校许多优秀校友在回忆录中都谈到:“自己的成长凝聚着各学段许许多多教师12.中学生郭某在上课时突发疾病,学校发现后未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导致不良【解析】A 项 SUM 是求和函数, B 项 MEDIAN 是求中位数函数, C 项 MODE

  【参】 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4 分,共 42 分)30.材料:特岗老师去农村教学, 实验室器材由于时间问题还没到, 并且有的实验 物品缺少, 但是有些课程内容有必要进行实验, 这导致学生学物理变成背物理。后 来这个物理老师请教了老教师, 利用矿泉水瓶等容易获得的东西补充了实验用品, 学生们在物理实验中很开心, 学到了很多物理知识。后来, 物理老师又告诉同学们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屋里知识, 同学们对学习物理兴趣更高了。(回忆版)问题:教师观。[陶子参]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观:1.现代教师角色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材料中的特岗老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根据当地教学环境和条件, 利用日常生活物品补充实验用品, 体现了其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角色。同时改善了学生机械 学习物理的情况, 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物理实验探究和操作, 并告诉同学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等,体现了其作为学生促进者的角色。2.现代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3) 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材料中的特岗老师积极主动请教老教师, 体现了其能够虚心反思自我的不足, 并 在教学中善于与其他教育者合作(求教)。该特岗教师积极帮助学生寻找实验用品, 引导其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 体现其在教学关系上不是简单教授、而是更强调帮助引导。31.材料:廖老师因为李超 (性格活泼、大大咧咧) 打破了同学们养的一盆花,告 诉班上同学不要和李超一起玩, 后续班上又养了三盆花, 廖老师告诉班长看着李 超, 不要让他碰花。之后有一次廖老师在办公的地方批改作业, 一个同学和李超在办 公室, 廖老师和这个同学聊天, 没搭理李超, 李超想到了之前碰倒打破了班级的 花, 廖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变化很多。他离开了办公室, 哭着回家了。从此李超越来越孤僻。(回忆版)问题: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参】廖老师的行为违背了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教师职业道德。 1.“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 平等公平对待; 对学生严慈相济,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 关心学生健康, 维 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 廖老 师因为李超不小心打破了班级的花盆而变相孤立、歧视该同学, 不能够做到平等公 平对待, 导致其心理受挫, 性格越来孤僻, 严重违反了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 要求。 2.“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 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 诲人 不倦, 因材施教; 培育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 材料中, 廖老师没做到循循善诱教育学生改正缺点, 也没有针对其性格等因素 引导其更好发展, 反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导致学生身心发展受损, 违背了教书育人的教师职业道德。32.材料: “ 白话文运动” 中的异体成语清末民初, 文言文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严重脱节, 民众深感晦涩难懂。以黄遵宪、梁 启超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我手写我口”“言文合一”“崇白话废文言” 的白话文运动,白话报刊由初期的几十种突增至 370 余种。这些白话报刊不仅 谈论救亡图存、变法革新, 同时也在语言使用中推广白话文、倡导语言变革。其中一个突出表现,是在成语使用上不断“破旧立新” ,产生了大量异体成语。笔者对清末民初近 50 种白话报刊进行统计发现,其使用的成语中有 1200 多个具有一个或多个异体形式。这些异体成语改换了原有成语的某些构成要素, 而整体意义与用法保持不变。比如, “童叟无欺”在当时的白话报刊中被广泛变 异为“老少无欺”,“见风使舵”被变异为“见风使船”“看风使船”“见风使 帆”等。异体成语的大量涌现,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报人从语言运用方面冲破旧有文言格局、建立新文法的决心和尝试。正如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所倡导的, 文学可以“不用典, 不讲对仗, 不避俗字俗语”。当时白话报刊的成语运用充足表现了这一点。一是新语素替代成语中的旧语素。在成语的构成语素中使用新语素、新白话 替代成语中的文言旧语素, 使成语通俗化、白话化。比如, 当时的白话报刊将成 语“十之八九”中的文言语素“之”摒弃, 换成白话语素“分”,形成异体“十分八九”。二是俗语素替代成语中的雅语素。在成语的构成语素中使用俗语素替代雅语 素,使成语“不避俗字俗语”。比如,将“五体投地”中的“体”替换成相关的 俗语素“爪”,形成异体“五爪投地”;将“皮开肉绽”中的“绽”替换成“烂”,形成“皮开肉烂”。三是常见语素替代成语中的生僻语素。白话报刊的阅读对象很大一部分是底 层劳苦民众, 他们文化水平有限。为了顾及宣传对象, 当时的报人主动规避成语 中的生僻语素, 如“面面相觑”中的“觑”较为生僻, 识字有限的老百姓不一定 都认识, 于是用与它意义相同的浅显易懂的字“观”“看”来替代, 形成异体“面面相观”“面面相看”。四是方言语素替代成语中的原有语素。白话报刊在全国各地迅猛发展, 地域 差别较大, 各地的白话报刊中不乏方言语素的使用。报人通过你自己的方言及当地 的用语习惯用方言语素来替代成语中的语素,如“鸡飞狗跳”在《蒙文白话报》 中被变异成“鸡飞狗跛”,“恼羞成怒”在《吉林白话报》中被变异成“老羞成怒” 等,“装疯卖傻”“胡说八道”在《申报》中分别被变异成“装痴诈呆”“胡诌白道”,“事不关己”在《江苏白话报》终被变异成“事不干己”等。五是打破成语内部的韵律与对仗。古代写诗作文讲求音律和谐、对仗工整,很多成语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平仄搭配得当、结构对仗工整。这类成语在当时的 白话报刊中却被变异为韵律并不和谐、结构并不工整的异体形式。如,“千真万 确”被变异为“千真万真”,其第二字与第四字的“平仄”对仗被改为“平平” 对仗, 韵律不再和谐, 并且在用字上“不避重复”,这也与古人的用字习惯不同; “七上八下”中的“上”与“下”都属于方位词, 在成语中对仗工整, 而异体“七上八落”却打破了这种工整对仗。在清末民初的白话报刊中产生如此之多的异体成语, 并不只是当时报人“有 意为之”,汉语的意合性为成语改换构成要素形成异体成语提供了客观基础。汉 语以表意为主, 不太拘泥于形式。表现在异体成语上, 则是成语的整体意义取决 于各构成要素的意义组合, 即便结构有所变化, 或个别语素有所变化, 很多时候 也不影响成语整体意义的表达。比如,“面红耳赤”中的“耳”被替换成“眼”, 形成异体“面红眼赤”,字面意义发生了改变,但并不影响其“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涨红的样子”的深层意义。同时,这一时期正处于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过渡期和文言与白话的激烈碰 撞期。词汇上单音词的双音化发展迅速, 成语构成语素中的单音语素受到双音化 影响, 极容易将此语素与其他语素组成的双音词带到成语中来, 将成语中的其他 语素替代掉, 形成异体成语, 如“感激不尽”受双音词“感情”的影响, 产生了异体“感情不尽”。1.原来的一些成语演变到现在异体成语的原因2.在文章发展现象中能够获得什么语言发展规律【参】三、写作题(本大题 1 小题, 50分)33.材料:格雷戈尔 ·孟德尔, 是“现代遗传学之父”,是遗传学的奠基人。1865 年 发现遗传定律。 1900 年,有三人几乎同时重新做出了孟德尔那样的发现,第一 个是德弗里, 他于 1900 年 3 月 26 日发表了同孟德尔的发现相同的论文;第二个 人是科仑斯, 收到他论文的时间是 1900 年 4 月 24 日;第三个人早斤已古收到化 论文的时间为 1900 年 6 月 20 日,也就是在这一年里,他们也都发表了孟德尔 的论文发现。这时, 他们才清楚, 原来自己的工作, 早在 35 年前就由孟德尔做过了,而且结论更加深刻。要求: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1000 字。[陶子参考立意]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果一时被埋没,也不要灰心丧气范文【参考范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被革职降级的林则徐在黄河决口时,身先士卒平定水患在发配到伊犁之后,林则徐又使久荒之地成沃野。由此可见,是金子总会发光。春秋名将吴起便是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金子。吴起早年起于卫国, 因被奸 人陷害, 无奈只得离开, 在卫国遇到自己的伯乐魏惠王, 开始一展雄图, 除内奸, 攘外患,兴变法,强雄兵......为魏国立下赫赫战功取得丞相一职。但由于触犯到贵族利益,在魏王死后,他出逃楚国,又在楚国做出巨大贡献。由此可见,金子无论在何时都会被发现,并在发现者手中绽放耀眼的光彩。明朝的袁崇焕, 早年只是一名无名小卒, 没什么军事才能的他似乎只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他的勤奋, 却让他这个一无是处的煤块逐渐积淀为一块 金子, 并在明清关辽一站中被烈火炼去黑色外衣, 就此大放异彩, 被辽东巡府提 拔重用, 并在接下来的明清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练铁骑, 驻防线, 造大炮, 用人才......用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让明朝延续几十年。由此可见,勤奋能让那些被深深埋在土底的金子大放光彩。伟人早年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家庭, 家庭的贫穷没有文车仍然在继续服, 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 仍然在继续.读书。在加入时, 也仅 仅是无名小卒, 但在秋收起义一站中, 他大放异彩, 并在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后,成为领导人。在其领导下的逐渐强大 ,最终解放全中国。由此可见,金子不会因为在泥土中冲刷就改变耀眼的本质,是金子总会发光。商鞅是魏国遭到轻视, 却在秦国得到重用, 大放异彩, 让秦国成为战国七雄 之首;刘邦早年只是一个市井流氓,却在时间的沉淀下与自己的努力下,击败强秦,大败项羽取得君位;汉武帝与匈奴决战到底,最终大败匈奴使汉朝安定......只要经历了风雨的洗刷,是金子总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