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服饰的化纤主要有哪些如何分辨?

时间: 2024-01-31 22:28:46 |   作者: 棉花

  首先向各位知友就本文部分图片道个歉,这个答案写了有一段时间,今天忽然被放在了日报里,诚惶诚恐。当初回答时对所选的部分吊牌图片未做认真核查,影响了专业性。在陆颜@陆颜的提醒下我意识到了图片的严谨性不够,在此表示抱歉,稍后我将尽快更换。还有对于放松量,我回答得并不完善,感谢@86 M@白天的指正, 谢谢。本回答仅是本人日常消费习惯与专业相关知识结合的一家之言,对于如何明智的选择衣服各人有各自的心得,我的回答仅做参考,并不是绝对的,知乎是一个分享生活和经验的地方,也期待大家能多多分享你们的经验。最后,还是一如既往地希望我们大家对我的回答做监督,欢迎批评指正。今后我也吸取这次教训,在回答时也会更加注意细节,带给大家更完善和专业的回答,谢谢。

  关于常见的化学纤维分类和优缺点,@张静玉@Baiya说得挺详细了,我就不多做科普了。如过想了解某种面料我们大家可以再单独讨论。

  ————————————————————————————————————————

  对于面料的甄选,凭借手感和目测,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消费者我想你很难分得清一些相似的面料;至于燃烧法,一般商城和店面的店家是不会让你当面拿打火机点着试试的,回家试试倒是可以,不过注意通风,化纤的余烟吸多了不太好。

  我们挑选衣服时,在确定了款式和颜色后,健康意识强的大多数群众会关注一下衣服面料成分,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普通大众怎么判别面料好坏呢?!在这里我想跟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选购衣服的一点技巧:看吊牌,衣服内部也带有类似的。就是这两个:

  吊牌是正规衣物出售时必须带有的东西,但是这东西现在作假也很简单,淘宝上定制吊牌的店铺一搜一大片,不过真假吊牌也很容易分清楚。接下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以下图片均来源于网上,为避免打广告嫌疑,已将品牌马赛克了)

  正规的衣服吊牌上必须含有一些基础信息,如衣服名称、生产厂商、条形码等。其中生产厂商和条形码要关注一下。连生产厂商名称的都没有,跟买吃的没有贴保质期有什么区别。

  正规商家在出售衣物前都会将那批服装抽样到质监部门进行一系列的品质质检,所以对于品牌衣服,面料成分大家不用猜,直接看吊牌就行了,只要这件衣服是好衣服,必须是经过相关检测合格的(或提前抽样送检),吊牌上的成分自然是真的,不会造假。

  面料是不是很清楚啊!要是你的话会选择哪个呢?而且你看后者各种纤维成分表明很清楚呢。

  关于规格,大家看到最多的就是有两种:一种是175/92A,180/96A这种,也有180/96B这种规格的;还有一种是S、M、L、XL这类。

  我先来解释一下,以180/96A和180/96B为例,180很好理解,指大致身高180左右的都可以穿,96A(A是瘦型版,B是偏胖型的),96是胸围,啥意思呢?96CM加6-8CM等于102-104CM换算成尺寸就是是3尺零5至3尺1寸之间。依此类推。而S、M也是一种规格尺寸的,具体意思见下图

  这里我要说的是,对于这两种规格,品牌和正规的衣服优先标注180/96A,附带标注XXL,而非正规的一般只标注XL或者直接不标。

  根据我们国家标准,服装产品安全类别分A、B、C三类,其中A类为婴幼儿用品,B类为非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为非非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这三类安全标准差别很大。

  (1)、甲醛含量,目前很多衣物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不可避免含有甲醛,但是只要含量在国家的标准之内就算合格(外国也是这样,并不是国外的衣服都不含),这三类的甲醛含量标准是不一样的:婴幼儿服装:低于20 mg/kg;非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低于75 mg/kg;非非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和装饰类纺织品:低于300 mg/kg;你们可以看到,婴幼儿的衣服要求很严格,甲醛含量最低,如果买成了其他类,对小宝宝危害很大。

  (2)纺织品pH,我们的皮肤呈弱酸性,而纺织品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很多时候会用到碱,假如衣服碱性比较大,就会对我们的皮肤产生伤害,特别是小宝宝,所以国家对纺织品的pH值要求为:婴幼儿用品和非间接接触皮肤用品pH介于4.0-7.5,不非间接接触皮肤用品和装饰材料pH介于4.0-9.0;

  因此我们购买衣服时要注意看清衣服的安全标准:夏季购买贴身穿的衣服要认准B类,外套什么的C类就行。给小宝宝买衣服一定要看准是A类!!!

  此外,如果购买一些高档的衣物,可能你会看到Oeko-Tex100或Oeko-Tex1000的字样,这可不是随便一个牌子就敢往上标的,Oeko-Tex100这个指衣服质量是经过以德国、奥地利、瑞士等欧洲国家的13个研究机构组成的国际生态纺织品研究和检验协会验证过的;而Oeko-Tex1000指其生产厂商具备生产Oeko-Tex100产品的能力,是很值得信任的,如果品牌有这两个标志,买了肯定放心。

  洗涤方法一般会标准洗涤温度和洗涤环境, 比如不能再过高温度下洗涤,不可机洗,这个不难理解,不做赘述。

  关于执行标准【如GB/T8878-2002,GB是中国的标准(国标),2002指2002年颁布的】。一般若干年会改进一次标准,所以大家会看到不同年份的标准,新的标准会在旧版的基础上保留没有争议的内容,再加上最新的检测的新方法和标准,总体来说,年份越靠近现在说明检测的标准越新,自然会更好一些。

  多留意吊牌里的这一些信息,不能确保你买的衣服件件一定好,起码让你不会买到渣渣。自己觉得买衣服是一门学问,如何护理衣服也是一门学问。以后再跟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护理衣服的常识了。

  1.贴身衣服建议还是不要化纤面料,否则会有闷热感,不亲服,不透气。---所以保暖内衣夹层,外套会用,防风保暖。

  2.一般的化纤衣服主要是涤纶,也就是聚酯纤维,也就是用矿泉水瓶子做的。低档西装,风衣,裙子,速干t恤。

  3.锦纶也就是尼龙,结实耐磨,一般会做冲锋衣,背包等户外用品,日常衣物用的少。

  用我的话说,天然纤维包括“棉、麻、丝、毛”,除了这些其它的都可以算化纤吧(定义什么的可能不准确,表纠结这些)。

  先说再生纤维,就是把天然材料经过重组(纺丝)制成的,不确定算不算化纤(当年上课没认真听……)。常见的有:

  粘纤(粘胶纤维、再生纤维素),改进版的也叫天丝(Tencel),莱赛尔(Lyocell),这些不同名字应该是不同公司的商品名,工艺上会有不同(溶剂),但对消费的人区别不大。除此以外还有竹纤维,顾名思义原料是竹。这些是把天然纤维素溶解后重新纺丝得到的,也就是说它的成分和棉一样,也是纤维素,但是处理过程中分子链断裂了,分子链比天然的棉小很多,晶区貌似更少,强度也小一些,表现为不那么耐用(更容易破),但是更柔软。棉洗多了会变硬,粘纤好一点,所以常用来做毛巾、袜子、内裤等,价格比一般棉高一点。此外因为是纺丝的,不具有天然棉的空心结构,一般截面是圆形的,也没有天然棉的纤维长度限制,能做成连续纤维。

  牛奶纤维、大豆纤维等,这些的主要成分和丝绸一样是蛋白质(是因为丝绸太贵了吧)。具体不是太了解。丝绸的触感好,这类应该也类似,常用来做床单、被子,价格应该比丝低一点,但是也不排除炒作概念卖得贵的。

  接着说合成纤维,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化纤,主要由石油产品(也可能从煤)制造。常见的有:

  涤纶,学名聚酯(常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也有其它成分的),以前也叫的确良,是最常见的化纤了。饮料瓶用的也是这样一种材料。强度比较高,优点是保形性好,经常用来做西装、外衣,其它各种服装也都有,用途很广泛,运动内裤、袜子也会用它,此外一些家纺比如窗帘、蚊帐也会用到。因为吸湿率低,利于排汗,夏天穿比较凉爽,冬天穿会有静电。触感个人感觉略逊于棉,因人而异吧。

  氨纶,学名聚氨酯(常见聚氨基甲酸酯PU),也叫莱卡、弹性纤维,这个和装修时候用来防水的聚氨酯成分差不多。用量不大但是很常见,这是一种很神奇的纤维,一般只要加1%~5%就可以让织物变得弹性十足,通常要弹性的衣服里都会有它,比如保暖内衣、毛衣、、内裤等。

  锦纶,学名聚酰胺PA、尼龙(常见尼龙6、尼龙66)。最初似乎是模仿蛋白质的酰胺键制造的,但是实际产品似乎和丝绸差别很大。特点是耐磨、耐疲劳,有时用在外衣上,但不常见,看上去质感比较光滑,似乎最常用的是制造。

  腈纶,学名聚丙烯腈PAN。也叫人造羊毛,因为比羊毛便宜,用来制造看上去像羊毛衣的毛衣,或者和羊毛混纺,因为化纤可以连续,能改善羊毛的起毛起球状况,但是在毛衣里一般属于比较低档的产品。主要缺点是易产生静电,冬天很烦人有木有!此外,这样的一个东西是制造碳纤维的原料,虽然严格说来有些差别。

  丙纶,学名聚丙烯PP。貌似没看到用来做衣服的,一般是做成太空棉,用作填充物,似乎也用来做钓鱼线,饭盒也是这样一种材料。跑题一点,太空棉有时会看到有三孔、五孔、七孔什么的,这个指的是它的纤维截面是空心的,中间有空气,可以加强保暖效果。实际上孔不是越多越好,孔数多少差别不大,多了反而可能工艺做不到属于吹牛,用过太空棉填充被子应该明白,太空棉的保暖远比不上羽绒、羊毛,甚至感觉还不如棉被好用,不透气。

  聚乳酸PLA,也叫玉米纤维。这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纤维,特点是不取材于石油,还能够自然降解,科学家们幻想石油耗尽后用这玩意来做衣服。似乎是从玉米发酵产生乳酸,聚合纺丝而来。没有接触过不好评价,猜想应该和聚酯类似,医学上也用作可吸收缝合线,可以免去手术后拆线之苦。

  说到这里又想起一个类似的,甲壳素纤维,同样是停留在概念上无缘一见,医学上用作纱布,有抗菌效果,但是衣服里只加入百分之几的含量是否也有效就不得而知了。有些新概念的纤维,实际上加入的量很少,让人感觉只是噱头。书上好像还提到过一个珍珠纤维,我感觉也是骗人的。

  常见的化纤就介绍完了,但是有时会还遇到一些复合纤维,它是由多种材料复合而成的,而且常常具有特殊的结构。常用在比较专业的领域,比如冲锋衣、速干裤等,比如像coolmax纤维等。因为世界变化快,品种太多,我也认不全,就不多发表意见了。

  最后向感兴趣的朋友推荐我大东华的教材《纺织材料学》,于伟东主编,国家级精品课程。

  作为纺织专业的学渣说一些我知道的最常见的吧,最常见的就是涤棉混纺,涤棉混纺的比例一般是65/35,标注表示为,T/C 65/35现在的服装基本上完全做纯棉的真不多,一个是成本高,一个是纯棉比较难打理,容易起皱变形和发黄,棉的多少看比例吧,一般吊牌上面有标的,下面给你贴几个常见的缩写C/M是棉/粘胶,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莫代尔,以此类推,C Cotton 棉,C Cotton 棉

  以后你在购买衣服的时候能按面料的标识来分辨啦,希望会对你有用,另外由于自己是纺织渣渣,部分缩写来自于网页搜索,文字全是肚子里面的墨水啦,希望对你有帮助!

  颜色:色彩丰富且鲜艳。极少数黄、草绿、梅红带荧光,太阳光下特别鲜艳,紫外光下刺眼。

  手感:柔软的一般滑腻,不滑腻的一般略显粗燥。原因是柔软的一般使用了柔软剂。

  吸水性:极差。 基本不带亲水性基团。洗涤快干。不透汗,夏天穿着闷热,冬天透风。过量使用柔软剂后吸水性进一步降低。

  亲肤感:极差。 少数人有过敏反应,皮肤痒,红。过量使用柔软剂极大概率引起皮肤过敏。不宜贴肤穿着。

  致癌性: 以国内纺织印染环境来说,高于30%的涤纶面料使用致癌染料。买地摊货的主意了,建议不要买涤纶面料,高风险,都不知道多垃圾的工艺产出的垃圾面料,几毛钱一米的成本。

  夏装以女装用涤纶面料最多,从最薄的雪纺裙到各式各样的飘逸的T恤。各类婴儿用品(妈妈们注意了,便宜没好货,好货没便宜,最关键是“有关部门”监管极度不力,分分钟的高染料渗出率、高助剂残留率都出现在婴幼用品上,致癌、致畸、致敏都有,不合格率之高骇人听闻,出口98%以上合格,垃圾都喂中国人了)。

  100元之内的被套,以及各种的枕套、靠垫,分分钟的致癌、致敏、高渗出率染料,不用想,你睡那上面莫名其妙的身痒不是跳蚤、蚊子,是过敏。

  补充一点,女孩子比较关心的:你们最喜欢的雪纺裙,大多数是纯涤纶的,一般厚度以纱线D什么的,数字越低越薄。 其实最早雪纺裙专指真丝雪纺(合成纤维发明前只有真丝能做到),涤纶的叫仿雪纺。当然奸商并不想区分清楚。涤纶雪纺红外光可透过。

  涤纶就不用想着从面料来区分服装的价值了,除了部分成衣印花有附加价值,基本上同类面料最好和最差的,体现在一件衣服上不会超过10块钱。最大的成本差异来自缝纫做工,最大的价格差异来自品牌和老板,一般是成本翻3~5倍。

  后处理普遍是柔软剂处理,这是极便宜的助剂,不是什么高档货,去买一桶专业助剂,你要多飘逸有多飘逸,要多软有多软(卖洗衣粉的都是骗人的,5分钱的柔软剂掺水卖5块钱,黑心+恶心+丧尽天良)。卖衣服的拿柔软度跟你抬价让他滚蛋。

  颜色:颜色丰富,色差鲜艳。除白色外,市面上基本上没有荧光类的服饰。还在于荧光类类染料很多是有毒的,而且棉类荧光染料奇贵。但是仍有少数几只染料,通常用于时装或特种专业。牛仔多用靛蓝类染料,易脱色。

  手感:脱脂前手感粗糙僵硬;脱脂后手感爽净略软,后处理加柔软剂后柔软;加抗皱略硬挺、爽糯;丝光棉滑腻,色泽略光亮。

  吸水性:高,滴水一般为圆形湿斑,或略椭圆形。未脱脂棉难以渗透,吸水性差; 加柔软剂的手感柔软,滴水如过荷叶面。

  棉类目前用致癌、致敏染料极少,因为棉类染料本身便宜,且多为偶氮类染料,不易有不健康染料,目前基本上致癌类、致敏类都已经被国内厂家淘汰。棉类服装透气性好,抗风,吸汗,基本上无过敏风险。

  分为混纺、混织两类。混纺为中低档面料,针织类最多。混织又分为色织和白织。白织后染色、印花工艺复杂。混织分布较广,从低档到中档面料。常见的混合面料为35%+65%。

  针织T恤,多为涤棉(如60~65%涤纶)或棉涤(如65%棉)。棉涤按照棉类工艺走,过敏致癌风险小。涤棉一般按照涤纶工艺走,多为纯色。

  经过适当的改性处理,比如丝线更细,或者异形处理,或化学基团阳离子可染改性。

  一般用作保暖内衣,女性紧身保暖裤。保暖内衣内部毛绒一般都是改性过的。改性后亲肤性和吸水性大大改善,若使用阳离子染料,致敏性风险也大大降低。

  女性内衣棉类吸汗吸潮,但是太土。锦纶类内衣亲肤性不差,穿着舒适,色彩鲜艳花式繁多,透气性也好,若不出汗夏天穿着很好。

  中高档男士制装,中高档女士制装,军用野战装,特种行业服装,中高档短裙,高档时装。

  价格与其它面料的分界线明确,不仅因为面料各项性能都很好,而且其生产的基本工艺极难。

  人造棉跟棉类差不多,吸水性比棉大,由于丝的工艺可控,能做到更细,手感可以做的更好。莫代尔(木纤维)比棉类略贵。但是要从面料区别二者价格不好区别,一般人造棉多用于内衣,因为强度比天然棉差。

  主要用作增加面料弹性,用量为1%~5%左右。内衣、情趣内衣、牛仔、、紧身衣裤都含有2~5%左右的氨纶。有个品牌名称叫莱卡——只是品牌名称,你根本不可能知道一件衣服的氨纶来源究竟是不是杜邦公司的莱卡。

  雪纺,做裙子最好了。乔其,睡衣,被套。 提花...........从内衣到窗帘.....

  两个字:好,贵! ~~~~~~其实面料出厂价还算便宜,面料到市场上之后翻2~3倍,做成服装再翻2~3倍。真丝内衣内裤睡衣什么的.........只有试过你才知道,其它的一切都是垃圾。

  题主问的是化纤,为何需要说真丝呢?因为涤纶、锦纶,以及其它什么醋脂纤维.......是由于有了真丝老大哥,才努力拼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