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内衣不标保温率 商家宣传玩概念新名词迭出

时间: 2024-02-08 10:09:51 |   作者: 棉花

  本报讯 (记者 皇甫萍) “超细纤维,37℃恒温超薄保暖”、“添加高科技聚合物”、“加入红外线发射陶瓷”眼下正进入隆冬季节,保暖内衣很热销,昨天有市民致电“冬令热线”反映,各厂家的保暖内衣几乎都宣称是“高科技”面料,一套内衣的价格却从四五十元到千元不等,让人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来选购。

  记者来到虹梅路上一家大卖场,看到保暖内衣都被商家摆在显眼的位置促销。竹炭毛绒、再生纤维、黄金绒等各种面料的保暖内衣令人眼花缭乱。在徐家汇某商场内的内衣专区,记者看出十几种内衣品牌,大多都有“高科技保暖”名词,除了“色拉姆”、“宾霸”这些已经“混熟”了的纤维名称外,不少厂家还自创了不少新名词,牛奶蛋白纤维、粘胶纤维

  “纳米怎么抗菌?会保暖吗?”记者指着一款纳米保暖内衣问。店员解释道,纳米保暖内衣里面含有“纳米”,所以保暖效果很好,零下10℃都不会感到冷。至于纳米如何抗菌,店员表示,就是一种高科技,具体怎样她也不知道。

  在一些网上商城,销售保暖内衣的店家近一个月来生意红火,各种关于保暖性能描述“神乎其神”。一些保暖内衣更是号称能美体护肤、杀菌除臭等。记者在一家“暖万家服饰”网店看到一款用锂电池充电的内衣产品,售价高达380元,比超市里普通内衣贵一倍以上。“锂电池和手机一样可以拆下来,衣服的上衣后背、颈椎,裤子膝盖以下都有发热点,维持的时间4小时到8小时不等。”商家介绍,这款内衣采用复合发热纤维,是高科技新产品,不仅保暖,还可以防病健身。

  各种各样的保暖内衣真是高科技产物?上海针织内衣行业协会专家和记者说,市面上那么多内衣面料,其中有些只是用产品名替代了原料名,并不属于高科技、新发明。用于纺织的化学纤维属名有28种,常用的有腈纶、涤纶、氨纶、莫代尔纤维等,商家的成分标签上标明的名称如果超出这28种之外,则可能在玩弄新名词。

  记者了解到,根据针织保暖内衣行业标准,要称为保暖内衣,其保温率一定要达到30%以上,透气率、透湿量也一定要符合相关标准。但眼下,商家似乎更注重“概念宣传”,最基本的标准参数都未标注。业内专家称,保温率可以由专门仪器测出来,但目前这个数据还没有被要求在销售中提供。不少消费者表示,各种纤维材料名词,外行人看不出门道。有关部门是否可强制商家标注“保温率”,让我们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