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套FDY装置投产恒逸石化聚酯纤维总产能达到750万吨年

时间: 2023-12-04 10:13:22 |   作者: 印染

  (000703.SZ)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公司子公司福建逸锦化纤有限公司建设的“年产 56.6 万吨新型功能性纤维项目”部分装置已于近日建成并正式投产运行。

  该项目利用福建逸锦现有土地,投资新建2套25万吨/年聚酯生产装置(共计50万吨/年)和1套10万吨/年聚酯生产装置,计划年产新型功能性FDY纤维25万吨、新型功能性POY纤维25万吨、涤纶短纤维6.6万吨,其中新型功能性POY纤维用于25万吨新型功能性DTY纤维的配套生产。该项目采用国产化大容量柔性化聚合技术、聚酯熔体直纺技术、共聚共混在线添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和绿色制造技术等先进工艺技术,形成年产新型功能性纤维56.6万吨的生产能力。

  据了解,该项目部分装置已于近日建成并正式投产,投产后增加25万吨/年新型功能性FDY纤维和6.6万吨/年涤纶短纤维,剩余产能将按公司计划有序推进,确保项目早日投产。而截止本公告披露日,恒逸石化聚酯纤维(长丝和短纤)总产能达到750万吨/年。

  恒逸石化公告指出,该项目的投产将有效增加公司的聚酯纤维产能,加强完善上市公司“PX-PTA-聚酯纤维”产业链一体化格局,将与福建逸锦已有装置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拓宽公司产品品类,优化产品结构,降低产品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本项目产品是差别化功能性纤维,相比于普通纤维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该项目的投产有利于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化纤工业和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增强公司盈利水平,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长期积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型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不同的企业又凸显出一定的差别化思路。而这当中,恒逸集团是通过长期资金市场实行并购重组,快速扩大聚酯规模的典型代表。

  对此,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融资总监高莉莉表示:“这几年,我们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恒逸。通过在长期资金市场运作,我们快速把聚酯产能规模扩大。恒逸一直在PTA领域是佼佼者,拥有年产1350万吨的产能,但此前,恒逸的聚酯年产能只有100多万吨,这是一个‘倒三角型’。自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恒逸集团把握机会,对聚酯行业里有一定技术实力、但因资金链断裂而陷入破产的公司进行快速整合。为了收购兼并合适的项目,2017年,恒逸还联合几家企业成立了‘并购资金’。2017年以来,恒逸通过收购兼并快速增加了400多万吨聚酯产能。通过这一种方式,恒逸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实现了扩张,而且,我们收购的部分聚酯工厂还有不少土地,这又为我们未来的继续扩产奠定了基础。”

  自2017年以来,恒逸集团更是抢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积极借助资本力量,通过多次收购兼并,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实现了数百万吨聚酯产能的大规模扩张。最重要的包含一是嘉兴逸鹏、太仓逸枫、双兔新材料合计增加了155万吨聚酯及下游长丝产能;二是杭州逸锦4月底并购完成的,增加了85万吨长丝;此外,在建项目包括嘉兴逸鹏在建50万吨FDY,预计将在2020年完全释放,以及2月23日投产的“年产100万吨差别化环保功能性纤维建设项目”项目,两个项目建成后合计将新增150万吨聚酯产能。而随着2020年旗下参控股企业既定新建、扩产项目顺利投产,年初恒逸集团官宣年聚合能力达到1006万吨,率先在全球同行中突破1000万吨大关。

  近五年来,中国聚酯涤纶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行业集中度提高,龙头集中效益显现。恒逸石化近年聚酯放量,未来PX、PTA、MEG等聚酯原料端扩能较大,聚酯成本端维持宽松,而长丝集中度提升也有助于维持价格相对来说比较稳定,预计长丝价差有望扩大,而目前恒逸集团在聚合产能已经坐稳“老大”位置,与十强企业差距越拉越大,后期聚酯项目继续投产,后部的企业恐怕是拼命追赶都追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