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加大研发后补助力度 让企业创新无“后顾之忧”
时间: 2024-01-29 17:39:51 |   作者: 新闻中心

  “政府部门为咱们提供研发后补助,这不仅是一项简单的政策红利,更意味着对企业创新工作的认可,对企业逐步提升研发投资在营收中的比重具有导向意义,为公司发展提振信心。”11月24日,在四川省宜宾市的四川润厚特种纤维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周生国对该市实施的研发后补助政策赞不绝口。

  今年以来,随着《宜宾市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后补助实施暂行办法》出台,当地通过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通过研发后补助等多种形式,以政策奖补激励企业研发,推动企业科学技术创新。11月24日,宜宾市科技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有关解读。

  何为“研发后补助”?宜宾市科技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研发后补助以是否发生前期投入或是否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识别标准,对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的企业按增长额度给予财政资金后补助支持的一种形式。

  宜宾出台的暂行办法明确,“企业研发”指企业为增加知识存量以及涉及已有知识的新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系统性工作,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种类型。“企业研发投入”则是指企业为实施研发活动而实际发生的全部经费支出。

  在宜宾,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额度采用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计算。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解读,按照暂行办法,如企业研发投入增量在2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将按3%给予补助;增量超过1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部分,按2%给予补助。“最终补助额度即为分段计算额度的总和,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200万元。同时,对于研发投入增量贡献较大的企业所申报的科技计划项目,我们将予以优先支持。”该负责人说。

  位于宜宾屏山县岷江河畔的四川润厚特种纤维有限公司,有着先进的包覆纤维生产技术,目前已获得3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参与起草了1项行业标准。“作为在生态发展、绿色发展形势下建设的现代化、国际化的纤维产业项目,未来的研发投入直接决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周生国表示,企业目前获得的9万元研发后补助,将用来制造设备、制造工艺、节能环保领域的创新。“获得补助后,公司金钱上的压力更小,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也更高。”他说。

  “这样的政策补贴方式,也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带领企业大力开展创新研发。多点发力点燃企业创新的‘熊熊火焰’。”谈到研发后补助政策,宜宾红星电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他表示,该企业扎根半导体封装材料领域多年,拥有较为扎实的技术沉淀,但因该领域设备、场地花费巨大,相关研发项目一度进展困难,而企业研发后补助政策的出台让该问题迎刃而解。

  “政府提供的补助让我们在材料和设备购置方面,压力减轻许多。”该公司负责这个的人说,目前相关项目的前端研发已完成,正在转为量产阶段,主体厂房预计会在明年1月份建成投入使用。

  近年来,宜宾市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采用政策奖补、“揭榜挂帅”等方式实施重点产业链“一条龙”攻关,强化动力电池、新材料和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宜宾市科技部门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需求是重中之重,因此,指导帮企业凝练并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以科技项目引导企业技术变革便特别的重要。目前,宜宾市2022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已立项90项,涉资3669.2万元。

  “当前宜宾市科技部门正开展多项举措,宣传高新技术企业等奖补和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压实各县(区)、园区主体责任。今年,宜宾市132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备案,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11家,年度申报数量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宜宾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封面新闻丨回升向好、成色十足、表现亮丽、殊为不易:2023中国经济“年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