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秸秆产业联盟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秸秆产业技术峰会暨《中国蓝皮书2018版》发行仪式

时间: 2024-01-26 05:10:29 |   作者: 纺织

  原标题:国家秸秆产业联盟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秸秆产业技术峰会暨《中国秸秆产业蓝皮书2018版》发行仪式

  9月9日下午,作为第三届中国(长春)秸秆产业博览会的重要环节,第三届中国秸秆产业技术峰会暨《中国秸秆产业蓝皮书2018版》发行仪式在长春农业博览园二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来自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工业原料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大学教授等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本次峰会,与会者就秸秆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发展前途,及技术成果落地转化进行探讨。

  秸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北京秸大秸秆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丹在峰会上与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秸秆控股集团的产业规划和成熟模式,未来集团要大力培育秸秆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围绕秸秆综合利用全产业链条,扶持一批技术领先、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项目做大做强。利用独特的生产的基本工艺技术,将作物秸杆等有机原料生产出高品质有机肥;将农作物秸秆提取生物纤维后制作成包装材料,并广泛适用于工业包装、新型地暖模块、高档装饰建材、秸秆板材等领域;将玉米、水稻、小麦等秸秆经过纤维提取生产出秸秆环保餐具,产品出口至美欧、日本、韩国等国;建立国家秸秆产业联盟收储运设备打捆机生产基地,推出“猛王”牌秸秆打包机,加快秸秆机械化利用;在全国推广秸秆蚯蚓有机肥项目,助力精准扶贫。

  秸秆生物纤维专家刘秀平研究员为我们讲述解答秸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秸秆生物纤维提取技术,该项目是生物基非木高能纤维项目。高能纤维即俗称的高性能纤维,高性能纤维可代替纸基功能材料,具有特定的性能和用途,是多学科交叉的高新技术产品,该产品比重轻、强度高且耐高温、耐腐蚀,属于高的附加价值的环保功能性材料。非木纤维即各种秸秆纤维,所用原料为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棉花秸秆、水稻秸秆、蔗渣等,这种生物高能纤维用途相当广泛,可用于纺织、食品包装、工农业包装,新型地暖模块、高档装饰建材、EO级(即不含甲醛的最高标准)秸秆板材、装配式墙体、育秧盘,可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物流包装,还可以生产物流托盘、环保秸秆餐具等所有的领域的很多产品!秸大生物将技术、设备、产品全部用专利锁定,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刘秀平研究员的演讲引起了现场观众对秸秆生物纤维提取技术浓厚的兴趣。

  秸秸高集团总裁张铁夫为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了集团在发展秸秆有机肥上的战略布局和发展前途,秸秸高肥业集团有限公司致力于利用秸秆水解技术工厂化生产生物有机肥料及产品的推广销售,全力发展生态农业,努力为中国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在“为耕者谋利,为百姓造福”的宗旨下,立足吉林,放眼全国,创新科技,勇往直前。依托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秸秸高集团联合中国农科院、吉林省农科院等多家科研机构。集团研发出国内领先水平的秸秆有机肥、秸秆饲料、秸秆食用菌基质等工业化整套技术,拥有秸秆工业化制肥12项专利。是一家以秸秆循环利用与农业产业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集团公司。集团采取“联盟+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民的合作方式,构建了以秸秆循环利用全产业链模式与农业服务体系。运用集团“创新技术+融合发展”的商业模式,目前已经在上海、山东、吉林、黑龙江投资建厂,率先实现秸秆工业化、标准化、产业化、商业化综合循环利用。

  天津天人世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勇分享了公司在秸秆高值化利用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据悉,天津天人世纪是一家从事以农林剩余物原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肥料化等资源化高值利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国家秸秆技术创新联盟之秸秆制气技术及设备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近年来,公司在促进我国农林废弃物高值化利用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树立了行业标杆。天人世纪针对秸秆自身存在着产业化缺点明显的特点,提出秸秆产业化的盈利模式必须走高效、高值和全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化模式。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先后突破了秸秆的预处理工艺;标准化了秸秆生产沼气和生物燃气的技术和装备;形成了从秸秆转化为系列、多品种、多层次及适应不一样作物的液、固有机肥、复混肥和生物有机肥系列品种;可以规模化提供从秸秆转化为动物饲料的成套装备和技术工艺;可以输出应用于花卉栽培和植物育苗的无病虫害和高腐殖质的生物育苗基质。

  本次峰会加强技术交流、分享技术成果,不仅搭建了技术交流的桥梁,为大家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在汇报技术成果、活跃学术氛围的同时,提倡资源共享,通过分享研究心得、成果,打破学术局限性,打开视野、开拓思路,优势互补,促进共赢,对推进项目进展,提升研发水平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秸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北京秸大秸秆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丹,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秸秆能源化利用专家王怀彬教授,秸秆生物纤维专家刘秀平研究员,秸秆肥料化专家吴鸿欣博士,秸秆新材料专家、发明人周谨,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秸秆饲料化专家谢小来等专家、学者登台发言,与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秸秆能源化、工业原料化、秸秆新材料和饲料化应用的新技术、新成果。

  本次峰会同期举行了秸大秸秆产业技术研究院启动仪式,秸大秸秆产业技术研究院是秸秆产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整合科学技术创新资源,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条,开展秸秆产业共性、核心性、关键性研发技术、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技术服务等活动的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研究院把为秸秆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引领和支撑作为价值取向。通过开展产业共性研发技术,解决产业链缺失环节、关键环节上的技术需求,提升秸秆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新型产业技术的研发和服务,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

  《中国秸秆产业蓝皮书》已经连续出版两届,集百位国内顶级专家之智,汇全国秸秆综合利用成果之最,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秸秆产业工具书。作为本次峰会的主要环节,《中国秸秆产业蓝皮书2018版》如约而至。

  《中国秸秆产业蓝皮书2018版》是由国家统计局主管和主办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秸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秸秆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席彭飞任主编,农业部原副部长尹成杰、国家粮食储备局原局长高铁生等全国百余位秸秆综合领域专家学者参与编写,为蓝皮书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今年的“蓝皮书”通过一系列分析我国秸秆主产区的秸秆综合利用阶段性成果、政策法规等,总结经验、补足短板,让读者足不出户,就能较为详细的了解各地秸秆综合利用的成熟模式和成功经验,结合当地秸秆产量、分布和利用方式,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本届峰会的成功举行关注科技攻关,着力解决秸秆综合利用中的共性难题,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加快秸秆高值化、产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