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海归博士发表SCI论文46篇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

时间: 2024-03-22 00:26:54 |   作者: 纺织

  如今政府加大力度吸引海归人才回国工作,不仅政策上给予各种照顾,还帮海归人才解决很多问题,虽然如今国家政策这么好,但是想着回国的科研人员和出国留学人员相比,还是很小的一部分,有些人出国之后,就忘本了,移民海外,但是也有一些非常棒的科研人员,在国外学成之后,放弃名企高薪,选择回国,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位很优秀的归国人才。

  他叫王栋,他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选择离开名企,归国教书,他进入了武汉纺织大学,是该校第一位获得“湖北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的教师,在武汉纺织大学,他先后获得了“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纺织青年科技奖”等荣誉,还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如今他慢慢的变成了武汉纺织大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他目前已发表SCI高水平学术论文46篇,主持项目2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21项。

  主持过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项目,申请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90余项,已授权36项,获得2018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得美国纤维学会杰出成就奖、香港桑麻纺织科技奖等奖励。

  他的科研成果之一是一个小型液体过滤用滤芯,售价为100多元,一支能用大半年,他的原材料,则是一张白色的像薄纸的纳米纤维滤膜。为了研发这张纸,他花费了13年,授权专利18项,发表论文38篇,SCI收录29篇,他的论文还被美国两院院士Frank S Bates引用,称这是首次从聚合物共混体系里制备得到了独立存在的纳米纤维。

  这个项目的全名叫做《热塑性聚合物纳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其在液体分离领域的应用》,王栋和他的研究团队成功地“纺”出了幅宽达1.6米、孔隙小,生产设备便宜、制造工艺简单的纳米纤维滤膜,解决了纳米纤维材料制备效率低的状况,由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低,而且生产的全部过程非常环保,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经过鉴定,项目的关键工艺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如今他的这项发明已经被用于污水处理,生物制药除菌过滤。

  王栋表示,从2005年的时候在美国读博,发现了一种特殊现象,从那时起,他就一直想着用它来做自己的原创科研成果,但是科研这条路不是一蹴而就的,回到国内之后,我们的技术、设备和工艺和外国都不一样,经过多年的改进设计,研发设备、优化工艺,经过一道道难关,科研的这条路就是这样,一看到这类过滤膜都被美日韩的大企业垄断了,心里就暗下决心,我们要攻坚克难,我们的国家制造业大而不强,在很多领域都不占优势,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有所改变。

  他为了实现自身的梦想,脚踏实地,他曾经在美国大企业工作过,很有经验,所以他为很多企业解决难题都得到了欢迎。他向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提出开发新型的调温纤维。但当时这是新型产品,没有国家和行业标准。王栋先了解企业有哪些生产设备,以此为前提来设计工艺;样品做出来后,他设计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来检测产品效果,并在学校里由他亲手设计的实验平台上完成了中试;接下来又帮企业制定品控标准。这个新产品就直接在该企业的千吨生产线吨,每吨的毛利润是常规的20倍。这是他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的结果,因为生产线负责人对他说过,一听说上功能性纤维就害怕,因为工艺复杂,而且对生产线的损耗也不小,所以要考虑的东西有很多。

  很多人认识还比较陈旧,认为纺织就是服装,其实它现在与很多学科都有交叉,慢慢的变成了工业的基础,应用十分普遍。他如今作为一名教师,坚持每周和学生们开会讨论科研项目的方案,用心倾听每位学生的最新研究报告,花费大量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很多困难。